爱耳日-保护听力,终身受益发布时间:2020-03-02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其官网宣布2020年3月世界爱耳日主题“保护听力,终生受益(Hearing for life: 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
听力下降的原因 人类的听觉器官——耳——结构非常精致、功能十分复杂,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交流渠道,而且最重要的是听觉使我们感知环境而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无疑听觉对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听觉的奥秘还没有完全揭开 ,仍然有不少的听障者不能治愈而康复。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都增加相当数量的听力障碍病人,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
听力下降的表现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日常生活中一般会出现诸如下述困难: 1. 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体向前倾; 2. 与人交流时打岔; 3. 与人交流时会经常答非所问; 4. 与人交谈时需要对方重复几遍; 5. 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意思; 6. 在人多嘈杂的环境中交流有困难; 7. 电话中与别人交流比较困难; 8. 说话时声音不自觉的加大; 9. 鸟叫声听不见了; 10. 听不见门铃声和电话铃声; 11. 在外走路听不见汽车喇叭声; 12. 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总是将旁人吵得心情烦闷; 13. 与人交谈时需要很专注的看对方的口型; 14. 背后有人喊听不到。
听力损失分类 在临床上,听力损失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传导性耳聋:由于外耳和中耳的某些病变导致声波的物理振动不能通过空气、骨或其它组织的传递或传导; 2.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于内耳以及神经破坏所致; 3.混合性耳聋:既有传导性耳聋又有感音神经性耳聋; 4.中枢性耳聋:大脑对声音和言语不能进行正确处理、识别或理解; 5.非器质性耳聋:常被叫做“功能性耳聋”。实际上无听力机制的损害,而是由于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
听力损失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500Hz、1000Hz、2000Hz、4000Hz这四个频率点听力损失的平均值,作为划分听力下降等级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将听力损失分级如下:
平均听力损失小于等于25分贝为正常;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26~40分贝为轻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41~60分贝为中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61~80分贝为重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81分贝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听力保健 除去部分听力损失可应用药物或者手术恢复或者改善,大部分听损是不可逆的。因此,关于听力的日常保护尤为重要。
1. 在影响听力的因素中,噪声是最常见的,关于听力的防护,我们可以从“减少噪音的产生,控制声音的传播,个人噪音的防护”三方面去做。控制噪音的产生需要政府部门及所有人的努力,在工业化日益发达,城市建设紧锣密鼓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隔音装置 ,如隔音玻璃,或是个人防护,如隔音耳塞等简单方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2. 关于外耳的防护方面,戒除经常挖耳的习惯,如果需要清理,尽量去医院耳科医生处就医清理。
3.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十几岁青少年和青年都不认为高音量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个大问题。当被告知大音量会造成终身的听力损害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他们在未来会采取预防性措施。 专家建议:遵守“60-60-60”规则,即用户应当播放器的音量设置为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不要超过60 dB,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4. 关于婴儿在听力方面的防护,由于其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宽,因此注意预防中耳炎,另外,父母在为婴儿选取发声玩具的时候要格外注意,40 dB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80 dB的声音会使儿童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 dB,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
5. 日常药物的应用需要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因此,用药应遵医嘱。
6. 戒除吸烟,吸烟对上呼吸道的危害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吸烟对听力的危害并不一定被大家所了解。烟草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刺激耳部皮肤粘膜,也可以先进入血液间接发生损害。吸烟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损伤听力: 血管因素: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粘度增加,使供应内耳的微血管发生粥样硬化,严重影响听力,甚至造成耳聋。 粘膜因素:烟中的物质可刺激中耳粘膜,增加其分泌物和分泌物的粘稠性,影响咽鼓管和鼓室粘膜的纤毛蠕动功能,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
7. 另外,健康的饮食作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也同样有利于听力的健康。预防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肝硬化等全身疾病。如果患有这些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听力常常因年老或受到噪声、疾病、药物影响而导致减退。近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吃一些富含锌、镁、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力,少吃高胆固醇的食品如动物内脏等。
温馨提示 现在仍然处于疫情防控阶段,请各位在此期间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多运动。
|
|